在“调解年”活动中,山城区法院在“理念、认识、机制、方法、目标”上实施五个到位,确保巡回审判和调解的目标圆满实现。
理念到位,将调解引入竞争考核机制。要求法官在审判实践中,要牢固树立“能调则调,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办案理念,在开展调解的主动性上下功夫,在调解形式上求创新,在调解方式、方法上求突破,形成贯穿于庭前、庭上、庭下、庭后全过程的调解工作机制。每月由立案庭将审判业务庭及法官的结案数、调撤数、调撤率统计公布,由主管副院长逐月讲评,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广经验,使调解工作根植于法官心中。
认识到位,营造积极向上调解氛围。以好的传统引导人;坚持用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好的成效,保障、促进、激励法官持之以恒地想调解、论调解、做调解。以好的形式培养人,邀请富有调解经验的审判人员传授调解经验,帮助法官提高调解理论水平和调解技能。以好的方式提醒人,让广大法官达成共识: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上访信访,消除不稳定因素,使当事人能够以后和睦相处。
机制到位,调解工作多管齐下。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全面推行统一立案、分配案件、庭前调解、组织送达、排期开庭、全程监督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实行巡回调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指派法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当即立案,当即调解;能够结案的,当即送达法律文书;建立案件流程管理和监督机制。
方法到位,努力提高调解艺术。切实推行平等对待法。平等地对待当事人,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杜绝以法律压人,以判决逼人现象。积极推广相互包容法。注意捕捉当事人双方对案情认识的共同点,有意识地去做好双方当事人以后能共同发展或友好相处的工作。有效实施巧借外力法,积极主动加强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联系,根据调解的需要适时邀请人民调解员到场协助法院调解。适当运用冷处法。对于一时难于调解的案件,给当事人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做好疏导说服和矛盾化解工作。
目标到位,量化管理。将调解工作和服判息诉率作为一项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者有机统一的综合考核指标,从岗位目标入手,分解量化审判考核指标,与绩效考核管理结合,考察法官的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以促进“调解年”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