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思想文化是当前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机制建设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之源。近年来,基层法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先后组织了数次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天平杯”文艺演出、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了情操、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工作。但是,基层法院在思想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中,有时却忽视了思想文化所依托的基础及环境影响、显露出法院思想文化的简单性、功利化的倾向。笔者试就当前基层法院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基层法院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法院思想文化及其建设缺乏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干警由于对法院思想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法院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认为法院只要能加强政治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在工作中不出乱子就可以了;还有部分人认为开展法院思想文化活动是对正常工作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人认为把一些资金用在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开展法院思想文化活动是搞花架子、是形象工程等。
2、法院思想文化缺乏精神内涵,理念不响。在法院思想文化当中,物质文化只是法院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才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涵。审判机关的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法院思想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的建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有的甚至把法院思想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机关环境的美化和丰富全体干警的业务生活,一味强调发展机关环境和娱乐文化,离开了审判机关的精神文化建设。总的来看,法院文化缺乏一个叫得响的系统理念来统揽全局,号召力不够。
3、法院文化形式单一,活动不多,载体不够。有的把法院思想文化建设附属于工作安排,着重强调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有的把法院思想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全体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和业务活动的开展,有的把法院文化建设与法院干警在年龄结构、文化背景、心理因素、业务能力、工作投入、思想认识、政治素养等方面割裂开来,限制了法院文化功能的发挥。
4、法院思想文化特色不明显。法院思想文化既有共性一面,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这正是法院思想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法院干警具有很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但是,在实际中,在推进法院思想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法院文化理念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基层法院、干警自身的待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趋于一般化,个性不明显,这不利于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不利于激励全体干警努力工作,更不利于提高法院和法官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理念,构筑法院思想文化核心内涵,提高基层法院思想文化的认知度。
基层法院要充分认识法院思想文化在推动审判事业发展中的“驱动器”作用,将法院思想文化建设作为文化育法工程长期抓,并注重把握时代的精神脉搏,紧扣法院工作主题。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基层实际不断强化“文化育法”的理念,构筑和完善以“以人为本、和谐创新、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为核心的法院文化内涵。一是树立“价值共享”理念。树立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取向的文化精神,以和谐的思想和态度去认识和处理问题。二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实现法院机关的整体价值和审判执行人员的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三是吸收和借鉴先进企业文化精髓。把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科技创新机制、质量和过程控制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成功经验,运用到法院工作当中,熔铸于和谐法院文化建设之中。
(二)确立先进的文化导向,增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法院思想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明确的阶段任务,围绕文化内涵、理念、执法思想、审判规范、业务技能、文体活动等内容,设计一系列调研课题,每项课题有负责人、主讲人和参与人,明确目的,步骤、方式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2、搞好结合,规范操作。首先,将法院思想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并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其次,将先进法院思想文化丰富的内涵与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启迪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再次,通过法院文化建设把人本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结合起来。将文化建设“润物无声”的作用与规范化建设“严格管理”结合得好,真正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3、坚持机制创新,增强文化育法的活力。在发展法院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将文化育法视为体现法院文化精髓和灵魂的有效载体,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将文化育法工程组织好、实施好,充分体现文化育法的成果。一要建立竞争机制,为审判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二要创新激励机制,在促进审判事业发展中发挥机制作用的最大值。三要创新约束机制。将司法的每一个环节,置于规范化运行的轨道,增强司法行为的透明度,保证公正司法、廉洁司法。
(三)努力发展“五种文化”,推进和谐法院全面发展。
1、发展“管理文化”,增进队伍的进取心。进一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一方面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管案件,规范办案工作流程,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同时把能够量化管理的项目都编制量化标准,使规范化建设达到一个全新水平。另一方面坚持以考核作为杠杆,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具体来讲坚持三个“考核”,即年度岗位目标考核,逐月动态考核,日常“一岗双责”考核,并以层层连带责任和细密的奖惩作为保障。
2、发展“细节”文化,努力增进队伍的责任心。注重通过多种措施培育、发展“细节”文化,倡导“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倡导外在形象的“得体规范”。专门举办礼仪讲座,让全体干警形成注重礼仪的观念;通过举行升旗仪式、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新干警入队仪式、重大荣誉挂牌仪式、聘书颁发仪式等简朴而隆重的仪式,以这些庄重的行为方式,激发干警的自豪感,形成独特的行为文化。二是加强司法监督,体现人文关怀,树立司法形象。始终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法院工作中,充分尊重和确保被告人、被害人及证人的合法权利,推进法院窗口形象的建设。在刑事审判、民事审判等各个环节推行一系列保护性、人性化的程序和举措。如在《判决书》中增加人性化的“法官警示语”等。党支部分别与有困难的未成年人或特困来访群众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充分展示法院机关的人文关怀。
3、发展“团队文化”,努力增进队伍的凝聚力。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求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公平处事、公正待人,靠其威望、影响力令人心服,形成一股魅力和吸引力。二是注重激发干警的活力和潜力,在思想、心态上高度整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行动上默契配合,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宽容,彼此视为“一家人”,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发挥出1+1>2的增值效应。三是倡导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牢记历史使命,明确肩负职责,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审判机关荣誉联系起来,牢固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意识,视法院形象为生命,群策群力,全身心投入工作。
4、发展“学习”文化,努力激发队伍的创新力。努力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风”的学习氛围。首先,大兴学习之风,增强素质。其次,大力开展全员技能培训。实行全员培训,既讲授理论知识,又讲业务技能。针对受训内容一样会造成一些学员“吃不饱”,另一些学员“吃不消”的现象,要根据干警素能的基本情况,设立理论学习组、技能学习组和全面学习组,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培养研究氛围,提高干警学习力。创办读书小组,鼓励干警每天利用下班前的半个小时,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研讨。
5、发展“执行力”文化,让工作远离“借口”。有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执行力。为了塑造执行力文化,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障政令畅通灌输入干警的头脑、内化为自觉行动,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工作中要饱含激情、快乐地去执行,在成功的执行中获得价值的体现,享受到执行的快乐。把责任人、责任心、责任感作为执行的真正支柱,用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