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为全省唯一一个被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基层法院,如何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工作,加快工作方式转变,服从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当前浚县法院工作中的首任任务。
一是抓好立案公开,打造方便诉讼绿色通道。要加大立案公开力度,积极消除和克服立案工作中的该立不立、立案不当等问题,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告状难”问题。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窗口建设,为立案公开搭建好服务平台。强化导诉释法功能,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完善便民设施,公开立案标准,体现法院工作的人文关怀。加强诉前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讼程序启动之前。
二是抓好庭审公开,打造促进公平的精品铁案。要强化庭审公开,消除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猜疑和顾虑。要深化庭审公开程度,丰富开庭公告的载体,让更多的群众知悉开庭信息。要前移审判阵地,大力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进村入户巡回审判,就地化解纠纷,使法院工作更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要拓宽监督渠道,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和廉政监督员参与审理案件和旁听庭审,强化内外部监督。要推行告知制度,向拟提请审委会讨论的案件当事人送达《申请回避权利告知书》,保障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三是抓好执行公开,打造维护权益坚实防线。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依法有效解决“执行难”和由此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要推行风险告知,提示执行风险和财产线索举证不能的责任,使当事人明白案件执行的风险。要公开执行流程,及时告知当事人执行程序中的进展情况,让当事人了解执行工作的相关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要公开执行监督渠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将承办人姓名、联系方式及时公布,方便监督。要向当事人告知中止、终结执行的条件及理由,让当事人明白案件的执行状态及原因。
四是抓好听证公开,打造树立公信的牢固根基。要积极推行听证公开,对审判和执行赛程中的重大问题依法公开听证,够消除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不公的合理怀疑,监督裁判权正确行使。要注重答疑,帮助当事人正确、全面理解法院裁判,消除对抗情绪。要强化调解,积极做好各类听证案件的调解工作,确保案结事了。要多方参与,通过当事人周围的良性社会评价和社会影响,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程序表达合理诉求。
五是抓好文书公开,打造展示形象的专业名片。要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使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接受公众的评判,促进司法公正。要加强文书上网工作,及时公开案件审判结果,方便当事人查阅和网民群众监督。要全面公开裁判过程,努力让当事人胜败皆服。要公开征求对裁判结果的意见,及时回应网民对裁判文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六是抓好审务公开,打造维护公正的防波堤。要加强审务公开,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提升审务公开深度,最大限度地公开法院非涉密类信息,为人民群众认识和参与法院活动提供平台。要建立网络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实时办理进度。要拓宽审务沟通渠道,积极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完善审务监督制度,切实保护公众的知情监督权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要扩大法院开放程度,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监督和支持法院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大力促进工作方式转变,积极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实现中原崛起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