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了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加强法院干警队伍建设,全面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整个基本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体现价值本质规定的、代表人类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观念。就司法核心价值观而言,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为民是主旨。三者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以此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正气。近年来,我们淇县人民法院的干警队伍里也涌现出许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全省法院西贡十大调解能手、西岗法庭庭长郭福礼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典范。他扎根基层法庭工作十多年,共审结民事案件1500多起,调撤率达85%以上,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郭福礼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每一名法院干警都要以郭福礼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执着地追求理想、追求事业、追求奉献、追求创新、追求知识,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不断续写公正、廉洁、为民的新篇章。
一、以司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像郭福礼同志那样追求理想、实现价值。对党忠诚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对党忠诚是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法院干警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对于法院干警的健康成长进步具有决定性意义;对党忠诚是法院干警必须保持的崇高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忠诚要求我们必须自觉 接受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就要像郭福李同志那样,对党忠心耿耿,对人生赋予理想、赋予抱负,并为追求理想、实现抱负而不懈的努力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追求理想抱负并不是追求空洞的、虚无的东西,在我们人生的每个历程、每个阶段、每个岗位,都可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当前,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理想,每一名法院干警都要按照党的要求,按照法院党组的要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去努力、去奋斗。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人民审判事业的长远发展,为完成人民审判事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办好每一起案件、完成每一项任务。具体要做到“四心”:一是忠心。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具体到每一名干警的日常工作中来说,就是要忠于职守。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忠贞不渝,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二是专心。要做到专一、专注、专心致志,目不两视,耳不两听,一心扑在工作上。三是细心。就是在工作中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细致安排。细心与粗心相比,细心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员就最讲认真。”每一名法院干警都要牢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把“认真”二字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四是尽心。就是要尽力、尽职、尽责、竭尽全力,殚精竭虑,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焕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热情,在人民审判事业中建功立业。
二、以司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像郭福礼同志那样追求事业、肩负责任。 服务人民是人民法院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干警最本源的价值追求。服务人民是法院干警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人生价值,对法院干警坚持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自觉把热爱人民的感情转化为服务人民的本领。干好事业是最现实的人生,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在淇县法院,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批像郭福礼同志那样的优秀干警茁壮成长,他们都把审判工作作为事业去追求、去拼搏,肩负起了历史的责任,为之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在人生中,我们不能过多地沉浸在已取得的成绩喜悦之中,而过多的是要理性思考所肩负的新的责任,如何去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使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新台阶。“责任重于泰山。”人的一生都要负责任,包括对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一个人能走上法院干警的岗位实属来之不易,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任务是光荣而繁重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负众望、不负重托,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关怀,回报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每一名法院干警追求事业就是要体现在爱岗敬业上。法院干警必须在“四台”上做文章、下工夫、花气力。一是要把岗位作为“讲台”。甘做一名小学生,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都要在岗位上求知求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到老,学到老,学用结合。二是要把岗位作为“ 平台”。 要找准位置,站稳脚跟,立足本职,瞄准目标,奋力拼搏,恪尽职守,做到“在岗一日,敬业一天”,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要甘当一颗永不生绣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三是要把岗位作为“舞台”。在人生的舞台上,研究好各自的角色,适应好各自的角色,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创造好各自的角色。“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每个人都要成为本岗位的英雄,大显身手,亮出绝活,展示个人的抱负,施展个人的才华。四是要把岗位作为“擂台”。在岗位上练兵比武,比学赶帮超,比谁的思路新,比谁的能力强,比谁的招法高,比谁的业绩多,比谁的贡献大,要比出差距,学出本领,赶出压力,帮出干劲,超出水平。
三、 以司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像郭福礼同志那样追求奉献、清正廉洁。 奉献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献身使命,是由审判机关根本职能决定的,是履行使命的必然要求和精神力量,是人民法院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作为法院干警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献身司法事业的实际行动。作为人民法院干警就要像郭福礼同志那样,对事业、对工作、对百姓都有奉献精神。因此,每一名干警都要正确地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严格律己,不以权谋私。作为法院干警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得与失的关系。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尤为重要,任何时候都应做到得之欣喜,失之坦然。就是说个人的愿望和理想经过不懈的努力,犹如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收获了,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失之坦然,就是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未能实现,或者说机会没有把握好,失去了,也应该坦然面对,力争把握好下一次机会,只要我们踏实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得到的,不一定都是好事;失去的,不一定都是坏事。坦然面对得与失的心态对于每一名干警尤为重要,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应该得到的,哪些是应该舍弃的。要坦然面对得与失,就必须做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把勤奋工作、清正廉洁,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把为党、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当做“得”去争取,去拼搏,去奋斗。把名利、地位、金钱当做“失”去看待,失之坦然,失之心安,失之无悔。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利反哺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至于被过度的欲望冲昏头脑,做出违法违纪、贪赃枉法的事来。二是上与下的关系。在法院队伍建设中,职务的升迁去留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对每一名干警的严峻考验。要切实做到“上”忌欣喜若狂。上者是群众公认,组织信任,德才兼备者,切不可因此而骄傲自满,盛气凌人。要对照岗位要求,尽快熟悉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切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取长补短,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干出一番新的业绩。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急不躁的心态,以感恩的心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培养,群众的信任。“下”勿悲观失落。下者,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或者受到方方面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此时切忌萎靡不振,泄劲丧气。要深入分析原因,认真进行自我反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提高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抬起头,挺起胸,迎接新的挑战。三是苦与甜的关系。苦与甜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甜也无所谓苦的滋味。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就应当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要以辛勤的汗水换取甘甜的果实。要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履职,堂堂正正做人,用实践证明自身的价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一份光和热。
四、 以司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像郭福礼同志那样追求知识、提升素质。事物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 每一名法院干警都要像郭福礼同志那样,刻苦钻研本职工作业务,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作为法院干警要与时代共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吸纳、借鉴更多方面的知识。如今审判工作信息化已成为做好审判工作的重要支撑,计算机已经成为审判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是每一名法院干警的基本技能。目前淇县法院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这就要求干警学习新知识、调整新思维、增强新本领、拓宽新领域、适应新需要。作为法院干警,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一是要如饥似渴。新知识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变化,法院干警要像“久旱禾苗逢甘露”一样,刻苦学习,进行知识“饿补”,汲取更多的营养充实自己。二是要博学兼收。法院干警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通过岗位自学、短期培训、离岗深造等途径,在潜心学习本职业务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知识面,广泛涉猎与审判相关的法律法规、审判业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三是要取长补短。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向行家里手学习,向先进经验学习,要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良好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知耻后勇,奋起直追。四是要勤于思考。边学习、边思考是深化学习效果、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要学会反思、及时总结,深刻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五要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作为法院干警要注重学习知识的转化,学用相长,学以致用。要敢于动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打破新知识深不可测的神秘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不怕挫折,不畏困难,不惧失败,在挫折中挺起,在困难中奋进,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寻求成功的因素,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冲向胜利的彼岸。要善于动手。实践出真知。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环往复,使每一次实践都能获取新认识,得到新的提高。要勤于动手。勤能补拙,熟中生巧。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取真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悟出真谛。多动手、多实践,就能多了解、多掌握,打牢基本功,不说外行话,不做外行事,不成门外汉,用辛劳的汗水换取真实的本领。六要善于积累。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平时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是法院干警受益终生的妙方。要有一支笔。随时记下与审判业务相关联的重要观点、实例,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记在专用记事本上。要有一把剪刀。注重报刊杂志上登载的重要文件资料,及时剪裁、整理,需要时拿得出、用得上。要有一个柜子。将积累的信息资料装订成卷,分类存放,形成完整的信息资料库。要有一个硬盘。经常浏览一些重要网站,及时下载一些重要信息资料,建立电子档案,随时调阅,厚积薄发。
五、以司法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像郭福礼同志那样追求创新、增强能力。不进则退,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不但要有创新的理念,而且要有创新的实践。人民审判事业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进步的。因此,作为法院干警就要像郭福礼同志那样,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不断进取,为人民审判事业立新功。要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作风,摒弃陈旧落后的东西,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作为一名法院干警,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是要在理念上更新。面对新的挑战,必须敢于以开阔的视野、宽广的眼界、开放的胸怀,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锐意进取,在事业上建功立业。二是要在方法上求新。坚持正确的导向,掌握工作技巧,认真坐下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并巧妙地融入工作之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在形式上创新。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创新载体,改进工作方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要在调查研究上创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方向和信心。作为法院干警,只有深入到审判工作实践中去,才能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要多用心。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留心,多留神,多观察,增强对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职业敏感性,及时捕捉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信息,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多比较。要围绕法院工作大局和党组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审判工作的实际,把握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选准调研题目,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要多研究。要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上下功夫,克服一般性,表面化,抓住重点问题、关键环节,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原因中查找症结,从做法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提炼规律,把调研做得更加精细透彻,具有较高的价值。五要在建议上创新。作为法院干警要心系全局,关注法院事业发展,积极为审判工作献计献策。要围绕全局提建议。要胸怀全局,掌握下情,摸准上情,提出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为全院大局服务。要着眼长远提建议。从审判工作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本院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总体目标、工作任务,保证措施,多提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渐进性建议,为法院党组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要突出重点提建议。要根据法院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去谋划、去设计、去研究解决办法,提升参谋服务质量。要形成特点提建议。面对繁重的审判工作任务,要分类研究,分层分析,形成超越一般,具有本院特色、突破点清晰的独道见解,供法院党组参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参谋助手,不可或缺的“外脑”,有效地发挥自身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践行法院干警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 核心价值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