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淇滨区法院侧重对青少年抢盗犯罪分子的挽救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涉少“两抢一盗”案件审理的延伸效果。
注重审前调查。建立青少年“两抢一盗”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庭前对未成年被告人个人、家庭、社会概况、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使审判人员全面了解被告人的生活学习状况和过往经历。
注重审中教育。在审理涉少“两抢一盗”案件时,尽量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同时邀请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的老师或所在村委的人员作为特邀帮教员参与法庭审理,消除未成年被告人与法庭的对立情绪,进行帮教。从而促使青少年被告人自我觉醒,当庭认罪悔罪,真正从思想上走出犯罪泥潭,达到教育、矫治、挽救的目的。
注重审后延伸。一是向被判缓刑、管制的青少年犯延伸。在依法将判决书送达到所在的村(社区)、所属的派出所后,做好回访帮教的落实工作:落实帮教组织,联系他们住所地村委会(居委会)、学校等有关单位,加上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联合组成帮教组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他们的改造;落实法制教育制度,定期组织青少年罪犯旁听典型案件的审理,每半年组织青少年罪犯上一次法制课;落实定期回访考察制度,对重点帮教对象,实行专人回访考察;落实青少年罪犯的学习和工作出路,当青少年罪犯在就学就业问题上遇到困难时,协同有关部门积极想办法解决。二是向被判刑后被监禁的青少年犯延伸。通过多种形式与青少年罪犯服刑场所建立联系,了解青少年罪犯的改造情况,协助做好帮教、改造工作,对正在服刑的青少年罪犯进行回访考察。三是向社会教育延伸。与各中小学校联合开展“法官送法进校园”活动,结合“两抢一盗”刑事审判的实践及青少年身心特点进行法制宣讲。选取青少年涉嫌“两抢一盗”的典型案例,组织青少年旁听庭审,亲身感受犯罪后受到惩罚带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