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法律故事,用案例为群众传授法律之道、解读法律之惑,弘扬法治社会,共筑平安鹤城。今天,让我们来一起阅读这件因网络购物维权而引发矛盾的故事,看看法官是怎么给大家答疑解惑的。
2021年7月2日, 邢某通过淘宝APP在天猫某旗舰店某公司购买了学生桌椅和锂电灯。2021年7月17日,该锂电灯在充电时发生了自爆, 爆炸瞬间起火,灯芯碎片喷出, 由于邢某坐在充电设备旁边, 导致其面部、腰部、颈部多处被烧伤,随即到医院住院治疗。邢某在购买锂电灯时,曾询问卖家充电方法, 由于该锂电灯只赠送了充电线, 不附带充电头, 卖家回复使用自己的手机充电插头即可。出事后,邢某向卖家维权时, 卖家却以使用的普通手机充电插头与灯不适配为由拒绝赔偿,也未向邢某提供产品质量相关检测报告, 双方协商无果,邢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立案后,承办法官多次联系原被告双方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直接将赔偿款打至原告账户,原告申请撤诉,实现了案结事了。
法官提示
时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然成为消费者日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但是网络购物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相伴而来的也有网络购物维权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其实,我国《民法典》对产品责任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产品质量致人损害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应当承担无过错、不真正连带责任,消费者既可以选择向生产者维权,也可以选择向销售者维权,依照法律规定,均可获得支持。所以,如果您遇到了相关问题,请大胆维权。
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在网购中,应参考各个平台的商家评价体系,尽量选取信誉良好的商家购物。特别是对食品、药品、防护用品等商品,建议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渠道购买。其次,消费者的权益如果受到损害,首先要及时保存付款凭证、交易记录及商家信息等证据。可以首先和商家直接沟通,要求其进行赔偿,也可以诉诸网购平台的投诉机制,要求客服介入处理。最后,在遭遇维权困境后,消费者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部门投诉。当然,法院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上述途径均未能达到维权效果,您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编写人:裴增良 郝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