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安生,男,中共党员,鹤壁市鹤山区人民法院二级主任科员。2015年9月受上级党组织委派,到梨林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五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在区、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鹤山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及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梨林头村旧貌换新颜。而薛书记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倾力付出、优秀业绩赢得了群众的满意,成了第一书记的一面旗帜。梨林头村的角角落落,梨林头村的家家户户,梨林头村的大事小情,都有薛书记一心为民办实事的身影。牢记使命、不忘责任,理清思路、履职尽责,梨林头村的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弱势群体,党建工作都有了明显进步,村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和提高。2016年梨林头村摘掉了涣散支部的帽子,并荣获镇党委镇政府五项先进奖牌。
当年的梨林头村
梨林头村是河南省北部的一个山村。上世纪90年代,村里有几十个小煤矿。村民务工、跑运输、搞副业,收入非常可观。2002年后,随着周边煤矿的关停,后矿区时代问题暴露出来,因采煤沉陷引发了各种遗留问题,利益纷争;房屋沉陷,家庭收入急剧下滑引发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也日渐凸显。梨林头村是鹤山区第一大村,更是鹤山区,乃至全市的有名的乱村。“林头稳,鹤镇稳;鹤镇稳,鹤山稳”是各级领导公认的事实。2015年,区委区政府决定下大力气治理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这个重担,交给了鹤山区人民法院。带着党和政府的重托,院党组领导的殷切希望,薛安生书记临危受命,走马上任。
要抓就从党建抓起
有正确的思想指引,有坚强的两委班子,梨林头村才有希望。薛书记带着以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理念,首先从解决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入手开展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组织上党课,学党章,让每一个委员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和责任,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站位。并多次召开两委会和党员大会,要求大家把党的政治方向与事业放在首位,把思想统一起来,把行动统一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五年的时间,梨林头村转正党员六名,吸收预备党员两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激情和活力。
誓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
扶真贫真扶贫,薛书记在梨林头村的五年,正是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五年。薛书记不畏困难,积极想办法,发誓要真正让梨林头村的百姓从贫困中走出来,过上幸福的生活。他领导村两委新修了村中水泥道路3.5公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村民自发送给了村委会一面锦旗;在鹤山区法院和有关单位的协调下梨林头村通车了,9路公交车就从村边过,为群众的出行、为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资金35万元,更新了全村供水管道,修复供水池,让村民们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结束了以往村民跑很远去外地拉水的处境;梨林头村邻着金线河,金线河多年积瘀,河床增高,一遇洪水,两岸数十家村民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群众反映强烈,治理金线河问题刻不容缓,薛书记始终致力于金线河的治理,2018年金线河治理终于全部完工,解除了村民的危险;薛书记多次向帮扶单位鹤山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艳梅及院党组汇报村民业余生活贫乏的问题,鹤山区法院积极协调帮扶资金11万元,在村里修建了村文化广场,村民们来到广场锻炼健身,孩子们课后来打篮球,文化广场的建立,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危房改造是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间,梨林头村参加危房改造贫困户60户,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居住安全;为推行产业扶贫,2017年,薛书记带领村两委与安徽亳州中药材集散中心联系,多次到亳州实地考察,结合梨林头村的土质和气候特点,薛书记决定带领村民发展丹参种植。当年试种15余亩,他自掏腰包2000元帮助自己帮扶的3户贫困户购买药材种苗30000余株。第二年争取上级资金18万,发动群众,扩大种植面积。目前村里的丹参种植户达到了96户,种植丹参278亩,丹参种植已见成效,使部分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支持群众养猪、羊、牛、鸡,扩大养殖业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梨林头村经济发展;积极组织技能培训,动员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靠自己的双手早日奔向小康社会;帮助贫困人员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积极参加金融扶贫、大病保险、小额贷款、临时救助,使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2016年梨林头村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薛安生和村两委迅速对对全村逐户排查洪水险情。发现第二村民组村民孙某某家很快就要被淹没,薛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冒着大雨将他们及时转移,并对其他几户危难中的村民进行了临时安置,让村民们平安度过险情。梨林头村第十二村民组贫困户李某某年老多病,有一孙女是孤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从走访中得知该情况后,薛安生向帮扶单位鹤山区法院做了详细汇报,动员全院干警为老人捐款6000元,当捐款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感动得无以言表,朴实的老人握着薛书记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十五组孙某家孩子没钱上学,薛书记自己拿钱资助他,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七组孙某林,保管不当使300余斤小麦霉烂,老头哭哭啼啼找到村委会,薛书记立刻组织筹措,亲自上门为他送上面粉,帮助他暂度难关。一桩桩一件件,无法一一罗列,薛书记是真心把百姓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也要为他们解决难题。提起薛书记,梨林头村无不挑大指夸赞。贴不贴心?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是最真实的表现。
为村和谐稳定再发力
一个村只有和谐稳定,发展才更有良好环境和动力。梨林头村有村民1200余户,4000余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薛书记充分运用自己在法院工作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亲自为有了矛盾的村民调解纠纷,处理家庭矛盾;同时发挥民调组织作用,为民调员培训法律知识、传授调解经验,发现群众纠纷就及时调解,尽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努力做到群众有事不出村。五年多来,薛书记带领民调员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使村民安居乐业,没有一起矛盾激化引起上访,做到了零上访事件的发生。
路平了,灯亮了,水清了,河道清理了,广场平整了,丹参丰收了....梨林头村人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村里的老先生孙天全代表全体村民用两首小诗表达了对薛书记的感谢之情:“为民不觉累,党音放光辉,驻村五年任,不持一物归”。“第一书记驻我村,心系百姓只为民;天鉴地证廉而公,汗水换来村貌新。”对于梨林头村的老百姓来说,薛书记通过自己点点滴滴平凡而普通的工作,渐渐改变着贫困户的生活、温暖着贫困户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爱,传递给村里所有的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愿融化自己滋润土地,使得梨林头村的山更绿,花更艳,天更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