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官论坛 -> 理论文章

浅谈影响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09-08-26 17:40:14


    当前,法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法院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影响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已逐渐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影响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观念滞后是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思想阻力

    干警们对法院信息化的了解往往限于用微机打字、上网,对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意义认识不足,未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法院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整体信息技术水平低下使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力不从心

    目前法院整体信息技术水平低下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二方面,一是法院一般干警的信息技术知识普遍缺乏。很少接受到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二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虽然配有计算机专业网管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业务功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缺乏资金让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难以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必须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经费由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该经费应由各级地方政府专项划拨。但由于种种原因,保障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还存在很大困难,不少设备因资金问题不能安装到位,严重影响到法院信息化效能的发挥。

    四、网络安全成为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法院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网络安全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基层法院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密防护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网络管理严重不规范;局域网内部的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完全到位,如有一台电脑感染病毒,就会威胁到局域网内的所有电脑;互联网与局域网之间没有装备网络入侵侦测系统,网络加密设备的效能不高,使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是法院干警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法院信息化过程中对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岗位适应会带来挑战,每位干警都应当对法院信息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清楚自己所在岗位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一个信息点,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应对信息化的到来。尤其是法院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应领先一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法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促进司法公正奠定科学基础。

    二是大力引进人才,加强培训,确保法院信息化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努力营造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发展空间,保证技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要改变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电脑维修工”角色。另一方面立足本院,加大全员培训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努力提高全院干警的信息化业务素质。对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安排对口进修机会,为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准创造条件。

    三是积极筹集资金,保证信息化建设经费落实到位。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经常性地向地方党委进行汇报,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力争把此项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是信息化建设要以“经济、实用、安全、高效”为原则,立足本院实际,兼顾整体网络兼容性。对关键的节点服务器、主干交换机等设施要超前规划,在满足现实情况下适应最大化的应用需求,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基础上保证局域网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五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信息和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尤其是法院数据库的安全,更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全员网络安全教育,要让全院干警不仅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重要的是要尽快熟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操作和应用。

            

责任编辑:张占林    

文章出处:浚县法院行政科    



关闭窗口

地址:鹤壁市兴鹤大街与鹤煤大道交叉口   举报电话:0392-3380901   邮编:4580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