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浚县法院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对照市、县平安建设的规划和要求,从五个方面着手突出提高服务平安建设工作成效,受到了市委书记郭迎光的好评。
一是突出打击,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打击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平安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人民法院参与平安建设的基本手段和首要职责。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以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为依托,突出“严打”重点、提高“严打”案件审判效率、严格执行刑事法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创造一个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们还认真分析各类刑事案件发生的原因,采取调研报告、统计分析、司法建议、工作信息等方式,强化案件发展趋势预测评估工作,切实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好服。大力探索生动的宣传方式,主动选择较典型的,或是影响较大的,或有教育意义的案件,开展以案讲法。特别是加强法制宣传的系统性,坚持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稳定的目的出发,研究案发的原因、过程、结果,系统地宣传预防案件发生的道理和办法,尽可能减少各类案件发生。
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共审结“两抢一盗”犯罪案件165件,判处被告人297人,结案率达100%。2008年底,该院刑事审判庭被省委政法委、省法院评为“全省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二是突出调解,努力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是人民法院参与平安建设的中心任务。今年来,他们牢固树立“全程调解、全员调解”的大调解理念,在全省率先确定了开展“调解年”活动的工作思路,并积极开展了工作。全省法院“调解年”活动开始后,他们又在省法院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细化了活动方案。活动中,刑事审判宽严相济促和谐,大胆做到对凡是自然人为被害人的刑事案件,都积极做好当事人的和解工作,争取被害人对被告人的谅解,切实缓和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民事审判强化调解促和谐,在总结和推出“庭前调解、庭审调解、庭后调解、判后和解、执行和解”“五步工作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好诉前调解、立案调解,通过调解使大量的纠纷得以化解。行政审判注重协调促和谐,大胆协调、大胆探索,注意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执行案件抓好和解促和谐,做好执行和解工作,尽力维护和睦的亲情、邻里关系,化解矛盾,尽可能避免因强制执行激化矛盾。
今年来,全院刑事案件和解率19%,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6%,履行率100%;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92%(其中五个人民法庭调解撤诉率达94%);行政诉讼案件协调处理率为85.17%;执行案件和解率68.67%。在全市法院“调解年”活动上半年评比中,该院被评为先进法院,并有5名干警和4个单位被评为全市先进。
三是突出便民,大力营造和谐的诉讼环境。司法为民、司法便民,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永恒主题。今年来,他们在全院广泛开展了“巡回观摩庭”活动,要求全院具有审判资格的人员,每人都要开一个“巡回观摩庭”,增强办案质量,扩大办案效果。活动中,院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带头深入农村、企业、学校巡回开庭、巡回办案、巡回调解。巡回审判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人民调解员、兼职调解员、调解联络员以及社会各界群众旁听案件审理,受到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欢迎。今年以来,共有29名法官先后深入到25个村、9个企业开了巡回观摩庭,民事案件巡回审判率为35%,其中基层法庭巡回审判率为38%。积极做好“假日法庭”工作,实行无节假日审判工作机制,随时随地解决纠纷,大力方便群众诉讼,开辟“绿色诉讼通道”。同时,他们还积极完善预约立案、电话登记、口头立案等形式,大力方便当事人诉讼。建立固定的巡回审判网点,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在农忙时节与当事人协商沟通,约定开庭时间、地点和调处方式,把庭开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不耽误农民群众的农时。认真抓好审判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工作,努力使便民诉讼网络惠及千家万户,深入寻常百姓家。
四是突出案结事了,积极构建和谐信访工作机制。“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是人民法院各项审判活动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的。然而,近年来“案结事不了”引发的涉诉信访问题一直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项难题,也成为影响基层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个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他们结合实际情况,始终抓住“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工作标准,采取“耐心接访、主动下访、诚心处访”和“四个一切”即: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动用一切力量、倾尽一切精力化解涉诉信访纠纷的办法,认真倾听每位当事人的倾诉,耐心解释法律法规;牺牲节假日和星期天,走乡串户,深入信访人家中、工作劳动现场,与当事人拉家常,耐心地做劝说和释法明理工作;协调信访、土地等部门,邀请市中院、政法委、人大、政协等单位的领导和人员,深入到纠纷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现场化解纠纷,实地处理问题。同时还对涉诉信访问题实行“六字工作法”进行综合治理。“六字工作法”即:一是“堵”。即:提高案件质量,堵住信访源头。二是“调”。即:加大案件调解力度,努力构建大调解机制。三是“导”。即:加强诉讼引导,做好判后释法。四是“畅”。即:规范接访程序,畅通信访渠道。五是“定”。即:明确信访责任,限期化解信访案件。六是“防”。即:强化信访意识,预防信访事件发生。
通过多方努力,使全院的涉诉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共化解信访老案12件,并保证了近年来未发生赴京信访案件和新的缠访案件。2008年2月,该院被评为全省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集体。院党组书记、院长唐建福也被中央政法委评为“集中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五是突出基层基础,积极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基层人民法庭处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线,处于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平安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工作中,他们十分注意大力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首先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寻求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切实加强人民法庭的物质基础建设,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第一个标准化法庭--新镇法庭于2007年11月17日投入使用。第二个标准化法庭--善堂法庭于2008年7月24日竣工投入使用,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亲自为该法庭的落成使用剪彩,并对善堂法庭的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县第三个标准化法庭也是全县第一个一类法庭--屯子法庭于2009年4月20日投入使用,受到了市、县领导的好评。同时,还把几年来新招录的大学生、新提拔的中层干部逐年陆续全部充实到基层人民法庭,为各基层人民法庭配备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取暖炉、桑塔那警车等,大力改善基层法庭办公办案和生活条件。
近日,省法院有关领导对该院屯子标准化法庭的建设质量、速度给予充分肯定。7月21日,屯子法庭作为“全市平安建设七大工程推进会”参观点,受到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京伟等市县领导对屯子标准化法庭建设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工期短、标准高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7月28日上午,市委书记郭迎光等市、县领导莅临屯子法庭就基层平安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进行调研,对该院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加强案件调解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