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法院信息

鹤山区法院姬家山法庭创新司法工作机制 让当事人感受司法人文温度

——用换位思考解心中疙瘩 用细致周到化心中怒气 用真诚热情工作暖当事人的内心

  发布时间:2020-04-30 09:40:21


    鹤壁市鹤山区法院姬家山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牢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以换位思考解心中疙瘩,以细致周到调解化心中怒气,以真诚热情工作暖当事人的内心,尽力定纷止争,促进案件调解事了,缩短诉讼周期,节省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当事人服判息诉率大大提升,实现了当事人少跑腿就能较快地解决纠纷的良性工作效果,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有机统一,当事人纷纷为姬家山法庭调解工作点赞、叫好。

    换位思考“解”当事人心中疑惑,促进矛盾快速化解

    姬家山法庭身处农村基层一线,多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大多数邻里乡亲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小案件牵动大民生,处置妥当,案结事了,解开疙瘩,双方相安无事;处置不善,当事人之间积蓄多年仇怨能延续几代人。针对辖区案件特点,姬家山法庭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认真梳理总结近几年审理案件情况,发现大多数纠纷并非尖锐性矛盾,不可调和,辖区群众淳朴善良,很多时候需要能够公平公正地站中间说句公道话的贴心人、知己人。姬家山法庭主动改变冷冰冰开庭审理等传统审判工作方式,扑下身子,放下姿态,走出法庭大门,走进基层,走向当事人,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厂矿企业,学校单位开展法制宣传,与案件当事人拉家常,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呼声,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感受,用沟通方式来疏导当事人激动情绪,慢慢地敞开当事人心扉,打开当事人话匣子,换位思考去感受当事人所思所想,去感受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在感情,迫切的诉求诉愿,了解纠纷背后的真相,促进案件案结事了。以“接地气”工作方式走进社区、学校、企业,走进千家万户,拉家常、听呼声、收民意、讲法理,更能适应当事人对细心周到热情的诉讼司法服务需要,更易解开心中疙瘩,解答心中疑问,化解矛盾纠纷,为案件顺利解决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王某霞、王某庆诉鹤壁市某生物油脂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案案件借款事实清楚,承办法官拿到案件一看,案情一目了然,欠债还钱,理所当然,一判了自,省时省力,但仔细阅读卷宗,研究案情,发现案情并非像自己想象那么简单,本案涉及辖区重点企业,为本辖区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助力发热,简单地凭原告一纸诉状就轻易下结论,可能会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影响全区经济平稳发展。承办法官放下案件卷宗,决定到企业走走看看,了解案件背后真实情况。法庭经过下企业实地察看走访,找被告了解企业目前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到该企业规模很大,百号企业员工在企业车间加班生产,产品在市场上很紧俏,市场前景很广阔,由于特殊情况出现了暂时性的资金周转困难。承办法官通知原告在被告厂区办开展面对面的调解,让原告给出被告时间,给被告喘息机会,让其走出困境,同时也督促让被告坚守调解协议,按协议付本还息,补偿原告的部分利益损失,实现双赢,让两方避免卷入长期的诉争中,节省原告来回法院打官司时间金钱成本,同时因为减轻企业诉讼负担,减轻双方诉累,稳定企业,盘活资源,让双方重回理性轨道上合作发展。

    细致周到工作“化”当事人心中怒气,力争定分止争

    针对辖区群众文化程度不高,对生硬的法律知识、法律程序陌生,不了解、不理解、不明白,法庭充分考虑这一客观情况,拿出十足的耐心与细心,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耐心梳理总结当事人反映的问题,不打断当事人的讲话,让当事人把话讲完,充分尊重当事人诉权,让当事人在心理上和情理上得到充分理解与尊重。原来激动的情绪当事人,在法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引导下,慢慢地稳定下来;原来尖锐对立的当事人,在法庭工作人员真心帮助下,慢慢地安静下来;原来大声喧闹的当事人,看到我们法庭工作人员以心换心,真诚热心工作态度感染下,慢慢地愿意接受法庭中肯意见与建议,一件一件案件就在法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周到的正确引导下,当事人愿意坐下来,慢慢地建立信任,给我们承办法官诉苦诉累,讲内心真实感受,说内心的诉求,为案件调解赢得主动。运用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为每一起案件号脉问诊,对症下药,定分止争。

    原告秦某某诉被告鹤壁市某橡塑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就是承办法官细致周到工作作风“化”双方心中怒气的成功案例。原告秦某某经人介绍到被告公司上班,在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伤,造成双脚骨折,随即入院治疗,后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六级伤残。被告橡塑公司虽然第一时间也对原告秦某某进行救治,但被告推诿应付态度,让原告伤透心,本想协商解决问题的秦某某,一纸诉状将橡塑公司告上法庭。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家庭的顶梁柱,另一个是辖区重点纳税企业,拿到案件,承办法官不想让受伤的家庭卷入“马拉松”式的官司中,尽早妥善解决纠纷,抚慰受伤的心灵,愈合一个不幸家庭的伤口,同时也要考虑减轻企业的诉讼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搞经济生产。为了能够促成本案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承办法官多次加班加点,有时候忙的忘记吃饭,依然一次次家访,去耐心倾听秦某某对劳动争议的案件意见看法,接地气家访让秦某某态度在渐渐变化,由敌对变缓和、由缓和变理解;上门提供司法服务,主动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诚恳交流,与企业负责人谈情、谈理、谈法,让企业感受到法庭耐心细致周到的司法服务,法庭也是在设身处地为企业减轻诉讼负担,让企业肩负更多社会责任,早点补救因受伤遭受不幸的贫困家庭。虽然双方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与不愉快,但在法庭多次家访与下企业当中,原、被告之间又重新拾起信任,为本案成功调解,圆满解决纠纷做足了情理功课、道德功课、法律功课,原告在短时间拿到了赔偿,让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被告橡塑公司在短期内妥善处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甩下官司包袱,又在新的生产中焕发生机迸发活力。

    真诚热情工作“暖”当事人的心,感受司法人文温度

    对于当事人来说,对法院了解不多,更多了解法院都是侧面了解,对法院存在神秘感,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为了能够让当事人更多感到司法公平公正,法庭每名工作人员用真诚热情的工作态度来接待、帮助来庭当事人,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庭真诚热情的工作,用真诚热情温暖当事人的心,让当事人感受到暖心贴心式司法服务。

    原告姬某某受雇于被告刘某某,在被告某建筑工地工作,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原告不慎从铁架上跌落,造成原告的头颅骨折,经医院救治,病情稳定,但却留下后遗症,花去不菲的医疗费。姬某某家身在偏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姬某某又是家庭主劳力,出了事,家里断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窘态。被告刘某某刚承包工地不久,自己本身经济能力薄弱,本想外出承包工地改善家庭贫困面貌。随想,刚把原告姬某某招入工地就发生了安全事故,钱还没有挣到手,却要付出巨额的医疗费用,想想当初承包工地的冲动而懊恼不已,虽然出事故时承诺赔偿原告医疗费,但自己也是间接的受害者,未挣钱先赔钱,觉得自己很委屈。事情一时无法解决,无奈,姬某某将刘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所有损失。案件起诉到法庭后,承办法官考虑本案案情特殊,按部就班地走司法程序,不但不能解开刘某心中的疙瘩,反而能激化被告刘某某激烈反感对抗心理。承办法官找被告刘某某不谈案件,谈刘某某承包工程的事情,了解其近期的工程进展情况,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主动和承办法官聊起在外承包工程种种难处,对于姬某某在自己工地上出事故,自己心里很难过,姬某某一家子一下子失去顶梁柱,姬某某留下后遗症,家庭失去外出务工经济来源,放谁身上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承办法官借机安抚刘某某,刚招入工地的工人没一天就出事故,对哪一个老板都是一件闹心事,偏偏碰到这样的事情,心情很不是滋味,始终转不过这个弯,很正常。但是躲避解决不了问题,出了问题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想法妥善解决这起案件才能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搞好工作,同时也是给自己敲响安全警钟,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你也不想这面正干着活,那边法院一直找你说这个事,即使走完审理程序,下一步还涉及强制执行程序,如果未按期全部履行义务,势必会上法院的失信人黑名单,在建筑市场难以生存,将来也影响到你的出行和业务发展,子女受教育也会受影响。看到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讲法说理,刘某某放下抵触心理,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想法给姬某某筹够医疗费,不让姬某某头部受伤心理再受二次伤害。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案件以和解方式圆满解决,省去大量诉讼时间成本,减轻双方诉累,原被告双方对案件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近年来,姬家山法庭创新司法工作方式,尽最大努力实现案件调解,案件事了,以调解促履行,一个个案件以调解方式在法庭实现圆满解决,省去繁琐的审判程序和强制执行程序,不断探索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的多元化司法工作机制,做到审执一体,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人文关怀,感受司法温度。

责任编辑:苏之丽    

文章出处:鹤山区法院    



关闭窗口

地址:鹤壁市兴鹤大街与鹤煤大道交叉口   举报电话:0392-3380901   邮编:4580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