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鹤壁中院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来抓,并探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扎实推进防疫期间审判执行和诉讼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扩散,做到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两不误。
一、大力推行机关“零接触”办公
从进入办公区域接受视频监控系统考勤,到利用智办公移动终端发布通知,登陆办公平台交换文件,使用审判流程系统电子签章,远程视频召开会议。2月5日,鹤壁中院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关键期重点工作。会议总结了前期工作,对进一步扛稳政治责任,守好阵地,做实做细对分包县区的督导和本院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党组书记、院长刘明发表讲话,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唐建福主持会议,会议通过“强国视频会议”平台进行。
鹤壁中院广大干警积极响应党组“避免面对面办公”倡议,“零接触”办公模式运转井然有序,既降低了直接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又收到了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的良好效果。
二、扎实推进诉讼服务线上办理
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发布诉讼服务指南和服务电话,利用“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应用,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缴费、送达等线上方式办理诉讼事项。全方位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做到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不掉队”。
疫情防控期间,鹤壁两级法院暂时关闭的是场所,未关闭的是服务。节后,刚上班就有一名当事人来电咨询缴纳上诉费的问题,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向当事人发送了鹤壁中院收取诉讼费用的二维码,当事人扫描二维码实现了缴费,1个电话,不到2分钟时间,当事人就办理完毕。
截止目前,共收到线上移送案件163件,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受理申请45件,网上交费24笔,12368等诉讼服务热线接到当事人电话251个。
三、“云模式”确保审判活动有序开展
努力拓展信息化应用场景,启用“云模式”网络视频系统,进行网络庭审、调查、调解、听证等审判活动。2月10日上午,鹤壁中院民三团队首次启用网络庭审方式对一起案件进行庭审调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间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这也是鹤壁中院首次开展“云端模式”审判。该案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为方便疫情防控期间的诉讼,案件承办法官提前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联系沟通,在征求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启用网络庭审系统开庭,当事人按照指引出示身份信息、陈述诉辩主张、接受法庭询问,电子签名确认笔录。视频信号传输稳定、互动流畅。
“云模式”审判既有效避免人员聚集性疫情发生,又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了审判活动的有序开展,截至目前,鹤壁中院已“云模式”庭审案件29件。
四、新媒体多管齐下助推法律宣传
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手段齐上阵,每日编发、推送各类权威疫情信息和科学防控知识,完成《战“疫”说法》、《疫情防控中的榜样力量》等系列报道,提高群众对抗击疫情重要性及不当行为法律后果的认识,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深入挖掘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全员防控氛围,其中多篇被最高人民法院、“学习强国”等媒体转发,提升了依法防控效果。
下一步,鹤壁两级法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好疫情防控期间司法审判各项制度规定,坚持防控不松懈、司法更完善的理念,注重内外监督,以当事人需求为导向,补齐工作短板,借力智慧法院建设,确保各项审判业务有序开展,让互联网司法这一便民利民举措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