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6日成立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法院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以来,突击队员们已经在一线防疫卡点奋战了整整一周,这批队员的战“疫”心情如何呢?近日,小编偶得了几名队员的战“疫”日记,可能会告诉我们答案。
1.同志 加油!
时间:2月11日下午四点
地点:山城区矿务局电厂家属楼新冠肺炎防控卡点
讲述人:张晓
给一位下班回家的大姐测量体温做好登记以后,感觉有点疲惫,我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想起来有件工作还没有收尾,需要给萧庭长汇报,打办公室电话没有人接,再打手机,接通后只听对面声音比较嘈杂。萧庭长说:“我正在社区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有什么事情回去再说。”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已经五十六岁了,还在一遍遍的上下楼梯,一家一户的入户登记。我轻声回道:“您辛苦了,加油!”
战“疫”开始后,每次中午回单位换班吃饭时,院里总是静悄悄的,除了必须要留在院里的,其他的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干警,全部撒向了山城区疫情防控需要的地方,有卡点、有摸排、有督导,没有抱怨、没有掉队,只有坚持。吃饭、休息已经没有了规律,甚至连水也不敢多喝,怕上厕所耽误工作。我们走出山城区法院,共同抵抗疫情,保家卫国,没有硝烟,却有战场,也有危险。我们同在,并肩战斗,见面没有寒暄,只有一句“同志,加油!”
冬已尽,春可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2.谢谢你给的温暖
时间:2月11日中午
地点:院办公室
记录人:李慧
今日中午换班吃饭时,我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办公桌上多了张字条:辛苦了!多喝水!在字的右上角画着一个可爱的笑脸,似乎在冲着我笑。字条上面是我的保温杯,杯子里装着满满一杯温水。我心里顿时像涌进了一股暖流,冲走了几日来的辛劳。留下这张字条的是与我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李雪飞,虽然她在提交了请战书后没有进入我们院的突击队,但是她仍然在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工作,给我们加油鼓劲……
前几天,我在家庭群里看到一张这样的照片:寺湾社区居民党员张廷枝捐桶面2箱、火腿肠2箱。张廷枝是我的母亲,也是一名老党员。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当院里要成立党员突击队时,我毅然提交了请战书,成为了一名突击队员。用我母亲的话来说,就是“你是党员,又在基层工作,这会儿国家和社会正需要你们,你不上谁上!妈妈替你感到骄傲!”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疫情当下,许巍的这首《蓝莲花》总是时不时的涌入我的心底,给我阳光向上的动力。是啊,在家人和同事的支持下,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阴霾总会过去,疫情总会结束!山城,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3.孩子,不哭
时间:2020年2月11日晚八点
地点:汤河法庭
讲述人:张欢
今天终于吃了顿饱饭,有清炒西葫芦、蒜黄炒鸡蛋,大米稀饭,还有热腾腾的馒头,这真的是我最近几天吃过的最丰盛的晚餐了!这还是托了楚庭长的福呢!今天楚庭长是带班领导,要值夜班,刚刚他做好饭,给自己盛出来一点菜以后,就赶紧去院里检查值班情况了。
从6号加入院疫情防控突击队以后,我就没有再回过家了,不知道两个孩子在家怎么样,三岁的姐姐是不是又把一岁多的弟弟摁到地上揍了呢?想到这,我边吃饭边拨通了婆婆的视频电话。
“满满、团团,你们在干嘛呢?”
“妈妈!要妈妈抱,妈妈亲亲……”一岁半的儿子突然哭了起来,婆婆匆忙挂断了电话。
我的嗓子眼一下子就像是被棉花堵住了似的,眼眶也热了起来。我深呼吸了几次,压下心中的酸涩,狼吞虎咽的解决了肚子问题。
洗碗的时候照常跟老公打电话互通一天的工作情况,他在消防大队工作,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回过家了。说起刚刚吃饭时的小插曲,我又有点忍不住想落泪。老公安慰我说:“媳妇儿,你比我好多了!我每次打电话时满满和团团从来都不看我,连“爸爸”也不喊呢!”我“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打完了这一“仗”,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时,满满、团团,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咱鹤壁的满城樱花!